本文目录
世界大同 大道不孤 德必有邻下一句
大道不孤,德必有邻就是一整句话,如果要对仗的话,下一句可以接大道不孤,天下一家。
中国有句老话:德不孤必有邻。这句话出自《论语·里仁》,意思是说,有道德的人不会孤单,一定会有志同道合的人与他为伴、为邻。
“德不孤,必有邻”出自《论语里仁》第25章。在这一篇里,孔子说的第二十五句话,也就是第二十五章即:德不孤,必有邻。这句话翻译过来意思就是:孔子说:“品德高尚的人不会孤独,一定有志同道合的人和他做伴”。
“亲仁善邻”理念
镌刻在华夏文明基因里的“亲仁善邻”理念,在新时代展现出天下为公、勇于担当的世界情怀。大道不孤,德必有邻。主张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都是国际社会平等一员,倡导构建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
中国已同181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同11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建立不同形式的伙伴关系,走出了一条结伴而不结盟、对话而不对抗的国与国交往新路。越来越大的朋友圈,也给自身的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德不孤必有邻下一句是什么
“德不孤,必有邻”出自《论语·里仁》,这句话为完整表述,其在原文中的下一句是: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德不孤,必有邻”的意思是:有道德的人不会孤单,一定有志同道合的人同他作伴。
《论语·里仁》的介绍
《论语·里仁》是《论语》中的一章,主要讲仁德的道理。《里仁》这个标题取自该章开篇前两个字。《论语·里仁》的开篇是: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这句话的意思是:跟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才是好的。如果你选择的住处不是跟有仁德的人在一起,怎么能说你是明智的呢?
《论语》是孔门弟子集体智慧的结晶。其编纂者主要是仲弓、子游、子夏、子贡,他们忧虑师道失传,首先商量起草以纪念老师。然后和少数留在鲁国的弟子及再传弟子完成。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le还是yue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出自《论语》学而篇第一。是说我们有远道而来的朋友,通过跟他们接触我们能知道更多的知道知识和见闻,这不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吗?
四海之内皆史弟也。出自《论语》颜渊篇第十二 。司马牛与子夏说:别人都有兄弟,只是我没有。子夏说:我曾听说过‘死生有命,富贵在天’这句话,对于品德高洁、德行高尚的君子,只要严肃认真对待所做的事情,不出差错,对人恭敬面合乎礼的规矩,那么,普天之下的人都是自己的兄弟。因此对于君子来说,何愁没有兄弟呢?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出看成《论语》颜渊篇第十二。全文的意思是:出门办事时待人接物如同去对待贵宾,使唤百姓时如同对待国家重大的祭祀。自己不愿做的事情,不要强加到别人身上;要做到在国家的朝堂上没有人对自己有怨气;在封地里也没有人怨恨自己。
德不孤,必有邻。出自《论语》里仁篇第四。意思是:有道德的、有德行的人是不会孤立的,这样的人一定会有思想一致、志趣一致的人与他相处。
礼之用,和为贵。出自《论语》学而篇第一。意思是:礼这种典意制度和道德规范的应用,是以和谐主目的,才会显得可贵。
说苑·复恩原文及翻译晋文王
《说苑复恩》原文及翻译如下:
原文:孔子曰,德不孤,必有邻。夫施德者贵不德,受恩者尚必报。是故臣劳勤以为君而不求其赏,君持施以牧下而无所德,故易曰劳而不怨,有功而不德,厚之至也。君臣相与以市道接,君县禄以待之,臣竭力以报之;逮臣有不测之功,则主加之以重赏,如主有超异之恩,则臣必死以复之。
翻译:孔子说,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单的,一定有志同道合的人来和他相伴。施予德泽的人崇尚不求回报,承受德泽的人崇尚必求报答。因此,大臣勤勉劳苦来为君主效力而不贪求君主的赏赐,君主掌控施恩来驾驭臣下而不求回报,所以《易经》上说,当政者使民勤劳而民无埋怨,对国家立了大功,但不认为自己应该得到别人的感激、赞扬,这是敦厚之至的表现。
《说苑·复恩》作者简介
刘向又名刘更生,字子政,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沛县人,楚元王刘交四世孙。汉宣帝时,为谏大夫。汉元帝时,任宗正。以反对宦官弘恭、石显下狱,旋得释,后又以反对恭、显下狱,免为庶人。汉成帝即位后,得进用,任光禄大夫,改名为向,官至中垒校慰。
曾奉命领校秘书,所撰《别录》,为中国最早的图书公类目录。治《春秋彀梁传》。著《九叹》等辞赋三十三篇,大多亡佚。今存《新序》、《说苑》、《列女传》等书,《五经通义》有清人马国翰辑本。原有集,已佚,明人辑为《刘中垒集,生平事迹见《汉书》卷三十六。
以上内容参考:
以上就是关于德不孤必有邻下一句,德不孤必有邻志于道据于德.的全部内容,以及德不孤必有邻下一句 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您。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易记笔】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faedoony@foxmail.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