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池上描写小孩子天真可爱的诗句是哪两句
《池上》直接描写“小娃天真调皮”的诗句是: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1、这首诗的全诗是:
《池上》
唐代: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2、这首诗的翻译:一个小孩撑着小船,偷偷地采了白莲回来。他不知道怎么掩藏踪迹,水面的浮萍上留下了一条船儿划过的痕迹。
3、赏析:这首诗写一个小孩儿偷采白莲的情景。从诗的小主人公撑船进入画面,到他离去只留下被划开的一片浮萍,有景有色,有行动描写,有心理刻画,细致逼真,富有情趣;而这个小主人公的天真幼稚、活泼淘气的可爱形象,也就栩栩如生,跃然纸上了。白居易是一位擅长写叙事诗的大诗人。他的长篇叙事诗,将所叙事物写得曲折详尽、娓娓动听,饱含着诗人自己的情感。同样的,他的诗中小品,更通俗平易。《池上二绝》就是这样一组描写一种平凡生活的小诗。诗人以他特有的通俗风格,将两个小景写得可爱、可亲、可信。
4、这首诗的诗人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的作者是谁诗名是什么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的作者是唐代诗人刘禹锡。这两句诗出自刘禹锡的《池上》。
《池上》全诗如下: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全诗的字面意思:一个小孩撑着小船,偷偷地采了白莲回来。他不知道怎么掩藏踪迹,水面的浮萍上留下了一条船儿划过的痕迹。
全诗赏析:
这首诗写一个小孩儿偷采白莲的情景。从诗的小主人公撑船进入画面,到他离去只留下被划开的一片浮萍,有景有色,有行动描写,有心理刻画,细致逼真,富有情趣;而这个小主人公的天真幼稚、活泼淘气的可爱形象,也就栩栩如生,跃然纸上了。
诗人在诗中叙述一个小娃娃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准确地捕捉了小娃娃瞬间的心情,勾画出一幅采莲图。莲花盛开的夏日里,天真活泼的儿童,撑着一条小船,偷偷地去池中采摘白莲花玩。兴高采烈地采到莲花,早已忘记自己是瞒着大人悄悄地去的,不懂得或是没想到去隐蔽自己的踪迹,得意忘形地大摇大摆划着小船回来,小船把水面上的浮萍轻轻荡开,留下了一道清晰明显的水路痕迹。诗人以他特有的通俗风格将诗中的小娃娃描写得非常可爱、可亲,整首诗如同大白话,富有韵味。
池上小娃撑小艇古诗
此名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池上二绝(其二)》,诗人寥寥数笔,用白描的手法,将一“偷莲”小童的憨态描绘得惟妙惟肖。诗里这样写道:“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近人刘永济辑注的《唐人绝句精华》称赞这二十个字“写小娃天真如在眼前,有画笔所不到者”。其中“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的意思是:他们不懂得掩藏自己的行踪,浮萍被船儿荡开,水面上留下了一条长长的水线。全诗生动的描写了一群活泼、可爱的小娃娃偷采白莲时的情景。
这是给你参考的,但不要抄袭哟:
池塘里的荷花开了,发出诱人的香气。有粉色的、白色的、红色的花朵,五颜六色,美丽极了!椭圆形的叶子碧绿碧绿的,像一把大蒲扇.各种各样美丽的花朵立在水中,在荷叶的映衬下,就像一个个刚刚洗完澡的羞答答的小姑娘,非常漂亮。
一个小朋友经受不住荷花的诱惑,背着父母,划着小船偷偷地来到池塘里采荷花,他采啊,采啊,高兴极了,把回家的事情忘得一干二净。天渐渐黑了,这时他才想到了回家,他恋恋不舍的划着小船往家走,他不知道隐藏自己的踪迹,大摇大摆地划着小船,在湖里留下了小船经过的痕迹。
小朋友们虽然荷花很漂亮,采莲也很有趣,但是咱们可不能像他那样调皮噢,那是很危险的!
关于《池上》和《小儿垂钓》的古诗有什么
池上
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 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 浮萍一道开。
[简析]
作者 用 白 描 的 手 法 , 将 一 “ 偷 莲 ” 小 童 的 憨 态 描 绘 得 惟 妙 惟 肖 。诗 中 最 传 神 的 当 是 “ 不 解 藏 踪 迹 ” 一 句 , 写 尽 小 童 顽 皮 、 纯 真 情 态 。
白居易(七七二-八四六),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下邽(今陕西省渭南县境)人。贞元十五年(七九八)进士,任翰林学士,左拾遗。因直言极谏,贬江州司马,移忠州刺史。后被召为主客郎中,知制诰。太和年间,任太子宾客及太子少傅。会昌二年(八四二),以刑部尚书致仕,死时年七十五岁。
杜甫而后,白居易是我国古代一位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他所生活的七十多年里,正是安史之乱后各种矛盾冲突急剧发展的时期,也正是唐朝走向衰微的时期。错综复杂的社会现实,在白居易诗中得到了较全面的反映。今存白居易诗近三千首,数量之多在唐代诗人中首屈一指。他的成就,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政治讽喻诗;一是以《长恨歌》、《琵琶行》为代表的长篇叙事诗。前者把当时社会病态的症结所在,几乎全部呈露在他的笔底。后者则有着曲折离奇、自具首尾的细致的情节描写,和完整而鲜明的人物形象的塑造。在语言和音调上又显得特别得流畅匀称,优美和谐。这是一种新型的诗,当时号称「千字律诗」,流传极广,正如宣宗李忱所说:「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
===============================================
小儿垂钓
蓬头稚子学垂纶 , 侧坐莓苔草映身 。
路人借问遥招手 , 怕得鱼惊不应人 。
作者: 胡令能,莆田隐者,唐代诗人,少为负局锼钉之业(手工匠人)。梦人剖其腹,以一卷书内之,遂能吟咏,远近号为“胡钉铰”。
这是一首描写儿童生活情趣的诗作。一、二两句重在描写垂钓小儿的形貌,三、四两句重在描写小儿垂钓的神情动作。
“蓬头稚子学垂纶”意思是一个头发蓬乱的小孩子学着大人钓鱼;“侧坐莓苔草映身”意思是小孩子侧着身子坐在乱草青苔上,身影映在野草丛中。诗人对这个垂钓的小孩子的外貌并没有加以具体修饰和描写,而是直接写出山野孩子的蓬乱头发的真实面目,使人觉得非常地自然、可爱与真实。“侧坐”带有随意坐下的意思。可见这个孩子不怎么约束自己的行为,而更专注于钓鱼的情景,可以想象孩子是多么地喜欢钓鱼。“莓苔”泛指生长在潮湿、阴暗的地方的低等植物,从“莓苔”这个词中可以看出小孩儿选择钓鱼的地方是个人烟稀少,鱼不易受惊吓之处,为后文的“怕得鱼惊不应人”作了铺垫。“草映身”是对孩子一个粗粗的画像,同时也与下句的“路人借问遥招手”有着直接关系。因为路人之所以向他打问,就是因为看得见他。
“路人借问遥招手”意思是听到过路的人向他打问,他连忙远远地招了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意思是小孩害怕惊动了鱼而不答话。他之所以要以动作“遥招手”来代替说话,就是害怕把鱼惊散,他并不是对路人的问话漠不关心。
这首诗将小儿垂钓的神情动作描写得活灵活现,富有情趣,突出小孩子钓鱼的专心致志,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以上就是关于小娃撑小艇的下一句,池上描写小孩子天真可爱的诗句是哪两句的全部内容,以及小娃撑小艇的下一句 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您。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易记笔】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faedoony@foxmail.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