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松树童子飞鸟下一句怎么说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诗人在松树下问朋友的小徒弟,你老师去那儿了,小徒弟说老师进山采药去了。
只在此山中的意思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还指着高山说,就在这座山中,可是林深云密,我也不知道他到底在哪。
出自唐代诗僧贾岛的作品《寻隐者不遇》。
原文如下: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译文如下:
苍松下,我询问了年少的学童;他说,师傅已经采药去了山中。
他还对我说,就在这座大山里,可山中云雾缭绕,不知他行踪。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此诗是中唐时期诗僧贾岛到山中寻访一位隐者未能遇到有感而作的。隐者不详何人,有人认为是贾岛的山友长孙霞。此诗的具体创作时间难以考证。
作品赏析
这首诗的成功,不仅在于简炼;单言繁简,还不足以说明它的妙处。诗贵善于抒情。这首诗的抒情特色是在平淡中见深沉。一般访友,问知他出,也就自然扫兴而返了。但这首诗中,一问之后并不罢休,又继之以二问三问,其言甚繁,而其笔则简,以简笔写繁情,益见其情深与情切。
而且这三番答问,逐层深入,表达感情有起有伏。“松下问童子”时,心情轻快,满怀希望;“言师采药去”,答非所想,一坠而为失望;“只在此山中”,在失望中又萌生了一线希望;及至最后一答:“云深不知处”,就惘然若失,无可奈何了。
然而诗的抒情要凭借艺术形象,要讲究色调。从表面看,这首诗似乎不着一色,白描无华,是淡妆而非浓抹。其实它的造型自然,色彩鲜明,浓淡相宜。郁郁青松,悠悠白云,这青与白,这松与云,它的形象与色调恰和云山深处的隐者身份相符。
而且未见隐者先见其画,青翠挺立中隐含无限生机;而后却见茫茫白云,深邃杳霭,捉摸无从,令人起秋水伊人无处可寻的浮想。从造型的递变,色调的先后中也映衬出作者感情的与物转移。
什么下问童子然后下一句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这是首诗,名字是《寻隐者不遇》,作者,贾岛,唐代著名诗人,擅长五言绝句,与孟郊齐名。人称“郊寒岛瘦”,著有《长江集》。这首诗的大意是:我在松树下询问隐者的侍童,你师傅去哪里了?侍童说他师傅去采药了。就在这座山里,但是云雾缭绕遮挡住了,具体在什么地方就不知道了。
这是一首问答诗,第一句“松下问童子”是问,表示寻隐者不遇。后三句是答,先是“言师采药去”表示师傅不在,让人感到失望;接下来“只在此山中”表示可以寻到,使人感到有希望,最后“云深不知处”表示寻不到,又使人感到绝望。真是一波三折啊!这首诗中最后两句“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富有哲理,也是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
这首诗的成功,还不仅仅是简炼,还有那平淡中见深沉的抒情。一般探访朋友,知道人家不在,自然扫兴离开了。但这首诗中,一问二问三问,可见寻访的情深和情切。
诗句赏析
贾岛的这首小诗在谋篇布局方面很有深意,让人读过之后便无法忘怀。整首诗一共只有二十个字,但是却把环境、人物、情节、思想都包含在内,而且丝毫不影响感情的抒发。
诗人别出心裁地运用了问答体,而且不是一问一答。诗人来到松树之下想要问“童子”,因为见到了古树,应该就到了这位隐士朋友的住处。童子回答,师父进山采药去了,呼应了诗歌的标题。到此为止,童子还没有回答完,接着说:“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这个补充回答,刻画了一个真隐士的形象。
作者对隐士的崇敬、仰慕,对隐士生活的神往,以及因为没有遇到隐士而产生的惆怅,也就全在这一问一答之中了。贾岛是一个很刻苦的人,也是一个很执着的人,但是远道而来,到青松白云之间来“寻隐者”,个中原因也是耐人寻味、引人遐想的。
松下问童子下一句
言师采药去。根据查询古诗文网显示,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出自唐·贾岛《寻隐者不遇》。
以上就是关于松下问童子下一句是什么,松树童子飞鸟下一句怎么说的全部内容,以及松下问童子下一句是什么 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您。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易记笔】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faedoony@foxmail.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