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守空房下一句,古人独醉

本文目录

古人独醉图片

施主好像你的诗句少了一个字。

不过不太影响全诗的理解。

好像写的是“红楼的韵味”。

诗的第一句说:古人醉爱本楼,是指沉迷于此楼,那这个楼是什么样的楼呢?

看下一句中的“柳絮飞燕”,只有春天的景色,很美很浪漫。“粉梦幽”好像是指,那诗中之人的放浪形骸。醉心于红尘浪事。

“浮华人生又一载”值得是时间很快,诗中的那位,感觉时间快若斯,好梦不长有。接着最后一句,道出闺房中的孤影难耐,暗自神伤。她受到了不应有的冷落,她独守空房,红颜空老。但是也可以想象出她的心是多么惆怅,孤殇。在她的眼里时间是很快,但是又是很慢。觉得快是因为她怕红颜经不起蹉跎,慢,是因为寂寞的下的时光是最难以消受的。

哎好一个矛盾,也许这两人不应该在一起,这是个愈加的婚姻错误。这是浮华人生的悲哀与无奈!

母殁丧不临是什么意思

副标题:贾母对袭人的背叛极其不满,评价明褒暗贬话很重,让王夫人都急了

趣侃红楼259:母丧难欢乐,袭人独守空房,忠孝不两全,贾母宣讲规矩

元宵节贾母夜宴,贾珍、贾琏带队给贾母等长辈敬酒,充分展现了贾家富贵近百年的贵族礼仪。那种深入骨髓的遵守礼仪和规矩,借由贾珍、贾琏这等人品稍劣的子弟展现,更让人印象深刻。

曹雪芹有意让读书人明白贾家之败,不是败在“教育”,而是贵族腐朽的生活方式“富贵而淫”,对子弟的影响太大。身边人对子弟的影响,远大于父母的教育。

闲言少叙,贾珍、贾琏这边敬完酒,贾宝玉则起身离席要出去。贾母马上问: “你往那里去!外头爆竹利害,仔细天上吊下火纸来烧了。”宝玉回说:“不往远去,只出去就来。”贾母命婆子们好生跟着。

偌大的孩子,还是在自己家里头,竟然一步也不能离开。动辄就要有人跟着。别说锻炼孩子,就是这些人天天跟着,为了讨好主人,什么“谄媚”的事办不出来?什么坏主意没有?

他们跟着少主人,从小到大怎么能不受影响。任凭父母如何教育,又怎么比得了这些人潜移默化的影响。

所以,贾家子弟一代不如一代,非教育不行,而是富贵奢华的生活,腐蚀了人心,才造成的恶劣后果。

这里贾母看见麝月和秋纹跟着贾宝玉,才想起来没见到袭人。

贾母是老祖母心态,丫头就是丫头,与主人是不能讲究什么自己家的“热孝”急难的。

王夫人一见贾母不满意,马上站起来含笑替袭人分辨。她与贾母对袭人的态度截然不同。

当初袭人母亲病重,花自芳进来求王夫人让袭人回家尽孝。要不是王夫人赏识袭人,答应不答应都在两可之间。

袭人被花家卖了“死契”,就是贾家的人,与娘家再无关系。她要跟着主人的规矩来。

民间有规矩,热孝之人要回避热闹,过年过节家里也不能张灯结彩的欢乐。

袭人母亲死了,自己在怡红院守着,情理上是对的。但贾母认为她作为丫头“算个什么”,伺候主人才是主要。没道理主人还要迁就她的“规矩”。

贾母用“拿大”说袭人,话里话外就是在批评她骄傲不懂事。显然此时的贾母,对袭人从心理上表现出不那么满意的态度。

王熙凤见王夫人说袭人因孝不能来的解释让贾母并不满意。急忙起来揽责任。说袭人不来是她安排的。

一来让袭人看家妥帖,照顾怡红院避免走了火。

二来可以让贾宝玉晚上回去色色齐全,避免冷炕冷灶。

三来才是恩典全了袭人的“孝”礼。

王熙凤的解释就高明得多了。先说袭人的责任和义务,最后顺便给袭人“恩典”全礼,也是主人的气度?再暗示自己想的周到,安排的明白。不怕贾母再追究。真是高明至极!

不过,这里要说贾母对袭人态度的转变,非常耐人寻味。

袭人原本出自贾母房中,此时却被王夫人赏识,从贾母名下过继到她名下,并偷偷晋升了准姨娘,贾母一定早都知道了。

袭人母亲去世后,她回来就向贾母禀告了。结果贾母竟然“忘了”。她说: “我想着,他从小儿服侍了我一场,又服侍了云儿一场,末后给了一个魔王宝玉,亏他魔了这几年。他又不是咱们家的根生土长的奴才,没受过咱们什么大恩典。他妈没了,我想着要给他几两银子发送,也就忘了。”

贾母忘了袭人母亲去世,也忘了赏钱,固然是年纪大了忘性,何尝不是对袭人不满意、不在意?

你听贾母说的话, “从小服侍了我一场” ,按说应该有感情。袭人是贾母调教的丫头,她有今天的能力地位,都是贾母的功劳。

“又服侍了云儿一场” ,贾母念旧,一直想着当初派她去服侍史湘云的辛苦。

“末后给了一个魔王宝玉,亏他魔了这几年” ,贾母信任袭人照顾人的能力,派她去照顾宝贝孙子。贾宝玉“魔头”一般不好管。袭人确实操碎了心……这些贾母都记得。

老太太一桩桩一件件地讲出来袭人的功劳,就是在念旧。

“他又不是咱们家的根生土长的奴才,没受过咱们什么大恩典。” 袭人是外头买来的丫头,伺候贾家主人很辛苦。贾家那些家生子奴才们,虽然也辛苦,但哪一家不都是从衣食住行到生老病死、婚丧嫁娶都由主子全权包办。比较起来袭人确实没有真正受到什么“恩典”。

贾母最后说 “他妈没了,我想着要给他几两银子发送,也就忘了。”

什么都记得,唯有“恩典”忘了。这就好像一个大富豪对当年的发小“忆苦思甜”,讲述当年情。一桩桩都记得清楚,唯一不提小时候被发小“打”得哭爹喊娘。发小自认为大富豪不计前嫌只念情谊要掏钱给好处,结果大富豪拍拍屁股走了……就是那种“落空”的感觉。

显然,贾母对袭人的不满,将她的好处“一笔勾销”,贾母越是“如数家珍”对应“一毛不拔”,越是表达出情绪和立场。

贾母对袭人的不满,主要有几点。

一,袭人自作主张与贾宝玉偷试云雨情,按说也是贾家不成文的规矩。问题在袭人是贾母的丫头,还在老太太名下,与贾宝玉行事就不合规矩。且属于对贾母不敬。

二,袭人是贾母的丫头,不得贾母同意就跟了王夫人,这又是自作主张,典型的背叛。

贾母的丫头,从来都是她主动给人。袭人、晴雯给宝玉;翠缕给史湘云;紫鹃给林黛玉。

袭人严格来说属于“借调”,她的户口与晴雯不同,还在贾母名下,就还是贾母的丫头。

在此情况下,袭人主动跟了王夫人也没告诉贾母,如何能行?

三,袭人“背叛”贾母,是古代奴才的大忌。忠诚历来是对奴才的基本考核。

袭人用“两姓家奴”换得晋身之位,被王夫人赏识做了准姨娘,待遇提升如赵姨娘们,这些都没告诉贾母。

四,袭人通过与贾宝玉偷试云雨情,向王夫人进言博取晋身机会,每一件背后都暗藏机心。

贾母旁观者清,对袭人更不看好,不喜欢“闷葫芦心里有数”的性格。

袭人有心机,有想法,终非真正大度之人。虽然外表忠厚良善,但涉及到自身利益,就会不顾一切地争取和捍卫。

这种性格在小门小户没问题。在贾家这种注定妻妾成群之家,是祸非福!

贾母未雨绸缪,不喜欢袭人也是情理之中,她不想贾宝玉日后家庭出现可怕的危机。反而对晴雯那种张扬却“没心眼”的更赏识。一切摆在明处,才是无害!

在这点大局观上,王夫人明显又不如贾母了。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文|君笺雅侃红楼

披坚执锐兮孤立沙冈

出自张良“四面楚歌”所唱的《悲歌散楚》。

原文:

寒月深冬兮,四野风霜。

天高水涸兮,寒雁悲怆。

最苦戍边兮,日夜彷徨。

披坚执锐兮,孤立山岗。

虽有田园兮,谁与之守?

邻家酒热兮,谁与之尝?

白发倚门兮,望穿秋水。

稚子忆念兮,泪断肝肠。

终日在外兮,何时反省?

妻子何堪兮,独守空房。

一旦交兵兮,蹈刃而死。

骨肉为泥兮,衰草沓芒。

魂魄幽幽兮,不知所往。

壮士寥寥兮,付之荒唐。

勿守空营兮,粮道已绝。

指日擒羽兮,玉石具伤。

汉王有德兮,降卒优抚。

备好酒食兮,送还故乡。

当此永夜兮,急速反省。

及早散楚兮,免死殊方。

我歌岂诞兮,天谴告汝。

汝岂知命兮,无谓渺茫。

作者简介:

张良(约公元前250—前186年),字子房,封为留侯,谥号文成,颍川城父人。张良因暗杀秦始皇失败,为躲避追查而改其他名字。张良是汉高祖刘邦的谋臣,汉朝的开国元勋之一,与萧何、韩信同为汉初三杰。

作者生平事迹:

张良是秦末汉初谋士、大臣,祖先五代相韩。秦灭韩后,他在博浪沙狙击秦始皇未中。逃亡至下邳时遇黄石公,得《太公兵法》,深明韬略,足智多谋。秦末农民战争中,聚众归刘邦,为其主要“智囊”。楚汉战争中,提出不立六国后代,联结英布、彭越,重用韩信等策略,又主张追击项羽,歼灭楚军,为刘邦完成统一大业奠定坚实基础,刘邦称他“运筹策于帷帐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这一名句,也随着张良的机智谋划、文韬武略而流传百世。汉朝建立时封留侯,后功成身退,千古流芳。张良在惠帝六年病卒,谥号文成侯。

张良向刘邦提出的“聚集三王,方可与霸王一战”的计策,成功帮助刘邦击败了楚汉战争中最强劲的对手西楚霸王项羽。足智多谋的张良为汉高祖刘邦建立西汉王朝立下了汗马功劳。

张爱玲有三个老公分别是谁

女人,特别是处在乱世中的女人,大都没有一个好结局。她们之中或悲或伤,或凄或凉。

女人的结局因男人而起,又因男人而终。

遇对了人,是岁月的恩赐;遇错了人,是人生的戏虐。

爱的时候,不问将来,不问结局,只要当下。

不爱的时候,繁花落满一地,有的凄美,有的遗憾,有的后悔当初……

她们,穷极一生都在追求现世安稳的幸福日子。可是,一个男人的出现足以让她们的人生凌乱不堪,让她们的心中所愿终成泡影,让她们的人生不得善终。

当一切尘埃落定之时,是否有为当初的抉择而后悔,是否明白了什么才是自己想要的幸福……

在旧 社会 ,女子的婚姻从来不是自己说了算。如黄逸梵这样“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包办婚姻比比皆是。

黄逸梵父亲是清末官员,曾任广西盐发道(负责当地食盐管制和检验的官员);母亲出身不好,是被买回家的小妾。

虽是小妾所生,但黄家嫡母不能生育没有子嗣,而且黄逸梵的父亲年仅30岁就过世了。黄逸梵和双胞胎弟弟就成了黄家唯一的香火。

大家族里的千金,虽然生活上衣食无忧,但毕竟不是嫡母的亲生女儿,多少也会受点气。

所以从小黄逸梵的性格就非常的要强和敏感,她一直不满“男尊女卑”的传统思想,一直想摆脱这种不公平的待遇。

旧 社会 的女子婚姻不由自己做主,小时候黄逸梵就结了娃娃亲。长大后,黄逸梵嫁给了张廷重。原以为就这样相夫教子的过完自己的一生,可是丈夫的迂腐和堕落,她实在是忍受不了。

受新文化运动的影响,黄逸梵的思想有了很大的进步。“女子无才便是德”这样的传统思想在她身上一点也不起作用。她开始学英语、烫时髦的发型、与男人同桌打麻将、穿新式的服装……

而另一边的张廷重还做着“前朝遗少”的美梦,仗着有大把家产可以尽情挥霍,整日醉生梦死,抽Y片、赌 博、包小三、无所事事……

面对这样的丈夫和暮气沉沉的家庭,黄逸梵不堪忍受,后来她干脆不管了,趁着小姑子出国需要有人看着为由,姑嫂两人结伴去往英国留学。

见了世面的黄逸梵一发不可收拾,她 时尚 、新潮、美丽、大方、勇敢、坚强……在她身上你看到了什么叫做岁月静好,什么叫做诗与远方。

她外语一流,她酷爱老舍先生的作品,她喜欢滑雪、喜欢画画,她曾和徐悲鸿一起学习油画艺术……

她对吃穿都很有讲究,地毯要按毕加索的画去织,茶杯碟子等瓷器要英国产的,她从不喝牛奶只喝羊奶……

曾经她也对婚姻有过梦想,想要跟着张廷重好好生活,把一双儿女养大成人。可是,丈夫一次次的背叛和不作为伤了她的心,令她千疮百孔。

张廷重旧习难改,戒掉大烟没多久,又重蹈覆辙,继续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

1930年,黄逸梵麻木地说了一句:我的心已经像一块木头。说完与张廷重离了婚。

在当时,她的出走和离婚震惊了一个时代,女性从来不敢如此放肆,可是她却做了,义无反顾。

离婚后的黄逸梵经常国内国外到处跑,她与小姑子一同从张家搬了出来,租了一个高档公寓,雇了一个俄国司机,还请了个佣人照顾她们的生活起居,穿着洋装,吃着西餐,品着红茶,参加各种名媛聚会……

黄家嫡母去世后,她更是从娘家分得一大部分古董字画,这些遗产足以支撑她尽情地享受生活。

故事在这里并没有往好的方向发展,尽管她有着一般女人没有的眼界和思想,明明她的人生是一副好牌,有才有貌有钱有闲,可是她的人生却被她过得稀巴烂。

离婚后的黄逸梵学了很多新式的东西,可是没有一样能拿得出手或者有何成就。她痛恨前夫吃老本,不上进,可是她也是靠祖上留下来的古董过活;谈过几段露水情缘的感情,可都无疾而终;虽然让女儿接受新式教育,给她指明了方向,但是在儿女身上所付出的爱少之又少。

她本可以不用追求那些虚无的东西,用自己的经济能力把一双儿女养大成人;她本可以教会女儿什么是爱,不至于让她过早地承受着生命的煎熬和人情的冷漠;她本可以踏实做个好母亲,哪怕没有丈夫的疼爱依旧能活出自己的价值……

可是她选择追求自由的生活,逃避现实和责任。

纵情半生,漂泊半生的黄逸梵,于1957年在伦敦病逝。临走前,她的愿望是想再见女儿最后一面,可是最终客死他乡,含泪而终,没能如愿。

年轻的时候总以为活出自己便是最大的幸福,等到年老时才明白:再美的烟火也只是转瞬即逝,唯有亲人的陪伴才弥足珍贵。

不知道这位漂亮 时尚 的母亲在离开尘世的那一刻,是否有对当初的选择后悔过,懊恼过……

张茂渊的父亲去世得早,是由母亲一手带大的。母亲李菊耦的教育观是:把男孩当女儿养,那他就不会跟着其他纨绔子弟学坏了;把女儿当男孩子养,那她以后就能坚强独立了。

在单亲家庭中长大的孩子要么坚强要么懦弱。张茂渊和张廷重两兄妹印证了那句话。

张茂渊从小就独立、要强、而且为人聪慧果敢,敢爱敢恨。张廷重却和她相反,唯唯诺诺,像个娘娘腔,做事没主见,没担当,成日不学无术。

正是兄妹俩完全不同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后来兄妹反目,断绝来往。

张茂渊和黄逸梵是一对姑嫂更是一对好闺蜜,两人一起去外面看世界,一起租住,一起享受生活。1925年,她们去英国留学,在油轮上,张茂渊遇上一个大帅哥李开弟。两人一见钟情,坠入爱河。可是李开弟早有婚约在身,他根本不能给张茂渊任何承诺。

李开弟在油轮上照顾晕船的张茂渊,陪她谈天说地,说理想,谈未来,亲自喂她喝粥,还送了一件帔霞给张茂渊。

这件帔霞犹如张茂渊心口的一粒朱砂痣,成了她一生的念想。

人生之痛莫过于“爱的人要结婚了,新娘却不是我。”

1932年,李开弟结婚了,邀请张茂渊去参加。她落落大方的出席了婚宴,还因为一口流利的英语,担任了当天的女傧相。

背负家族使命的人婚姻由不得自己做主。李张二人尽管相爱,亦有身不由己之时。

此后的几十年间,两人都以朋友身份交往,偶尔写写信件,偶尔见见面,像一对老朋友一样默默地以另一种方式守护着彼此。

对于张茂渊来说,幸福就是把对你的感情埋藏于心,只要你幸福我就会幸福。

1965年,李开弟的夫人夏毓智病重,张茂名愿日夜相伴左右照顾。临终前,夏毓智拉着张茂渊的手说:

“我早知道你和李开弟是情投意合的一对……你视我儿子为己出,这一切的一切我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我过世后,希望你能够和李开弟结为夫妇,以了结我一生的宿愿……”

如果不是张茂渊的为人,怎么可能让“情敌”说出如此的肺腑之言。后来,在“文G”中,李开弟作为资本家的后裔,被批D、C家,落得无家可归。在那段最落魄、最难熬的时光中,是张茂渊一直陪伴着他,帮衬他度过难关。

1979年,李开弟得以平反。张茂渊自是高兴,可是她提笔给李开弟写了一封信,信上只有短短的一行字:

“不是我不愿意再等了,我怕时间不再等我。”

收到信后的李开弟泪如雨下,他提笔回信:

“我虽然曾经走远,心却从未离开过。”

苦等52年终于有了结果,在他们的婚礼上,78岁的张茂渊颤抖着拿出曾经那条寄托了半生念想的帔霞,李开弟含着泪再次为她披上。

此后,两人晚年相伴,幸福地在一起生活了12年。1991年,90岁的张茂渊在爱人的陪伴下安然辞世。

年轻的时候不能相守,在黄昏之龄还能够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虽有遗憾,但终究了却了一个痴情女人一生的心愿。可歌可泣!

说起张爱玲,无论是她的亲人还是朋友亦或是爱人,随便拿一个出来都可以说上三天三夜。

她的故事就更不必说了,多如牛毛。

贵族之后,大家闺秀,如果有个靠谱的爹或者是有个负责任的娘,稍微能给她一点爱,她的人生可能会改写。

她的一生,父亲不疼,母亲不爱,姐弟不和,爱人不忠,几乎所有的悲苦都让她给遇上了。

她高傲自信、不卑不亢,敢爱敢恨,有着同龄人不该有的早熟和敏感。

很多人说她的小说都是悲剧收场。是的,一个在现实生活中被世界遗弃的人,又怎么能写出乐观的东西来呢。

说到张爱玲,不得不提到她爱过的那个叫胡兰成的男人。

如果不是遇到他,张爱玲的人生肯定会改写,至少比现在的结局要好。

1944年张爱玲不顾姑姑的劝阻,毅然决然地嫁给了有着文化“汉奸”之名的胡兰成。24岁,如花的年纪,本以为胡兰成是张爱玲的救命稻草,带她逃出命运的乌龙,过上岁月静好,现世安稳的日子。

可是刚结婚三个月胡兰成就远赴外地上任,在异地他乡与另外的女子行了不轨之事。

一次伤害还不够,还来两次,三次,哪怕是在逃亡的路上也不忘行龌龊之事。

没钱了,张爱玲接济;情 妇要打 胎,张爱玲把金镯子当掉凑医药费;大难不死之后,张爱玲把身上所有稿费30万寄给了胡兰成。

她做这一切不是傻,而是是想与这个男人一刀两断,划清界限。一是可怜这个男人,二是想让这个男人永远记得他欠张爱玲的。

她就是这样的决绝,爱的时候不管不顾,不爱的时候不拖泥带水,当断则断,哪怕自己后半生再不能爱其他人,也要远离这个口是心非的男人。

我一直觉得,张爱玲对她爱过或是懂她的男人太慈悲了。无论是胡兰成还是赖雅,无论他们如何伤害她,她都是宽容以待。

胡兰成因为懂她,即使伤害她多次,她也不追究,依然在他有难的时候给予帮助。

赖雅比张爱玲大30岁,因为懂她,几度瘫痪在床陷入生活窘境,她依然没有抛弃对方。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这句年少时写下的话,竟伴随了张爱玲一生。

也许,在张爱玲的观念里幸福就是懂得。因为懂,所以爱。

一个胡兰成让张爱玲萎谢,一个赖雅则让张爱玲欲哭无泪。错的时间遇上了错的人,注定孤独一生。

赖雅走后,张爱玲独自生活了近30年。晚年的她为了躲避虱子,一个星期搬家一次,离群索居,从不和人交往。

1995年,75岁的张爱玲病逝于美国洛杉矶一公寓内,死后一星期才被发现,后来她把遗产留给了好友宋淇夫妇,骨灰则撒入太平洋。

她的一生,漂泊如浮萍,如柳絮,飘在哪落在哪。从未真正的安宁过。

亲情如她是一种枷锁;爱情如她是一种泡影,一生唯有几个真心实意的朋友让她的生命多了一点慰藉。

人们说,天才都要经历常人所不能承受之痛才能破茧成蝶,展翅翱翔。张爱玲是个天才,悟性极高的天才。也许,是天才都要经历这个坎,方能流传百世吧!

白落梅说:“幸福是蓦然回首,那人已在灯火阑珊处;是寻常巷陌,转角处不期的相逢;是征程万里,时光渡口的风雨归来。”

幸福到底是什么?

是黄逸梵为了追求自我,敢于与封建 社会 说不得勇敢,还是张茂渊为了一个执念苦等一生的惆怅,亦或是张爱玲孤独凄美一生后所留下的惊世之作?

我觉得幸福应该是这个样子:

天冷了有人送上一件厚厚的棉袄;晚归了有人在黑夜的转弯处永远为你点亮一盏灯;幸福是一句暖心的话,一个温暖的拥抱,一个为了孩子为了家明天会更好地奋斗目标;幸福是父母健在,儿女听话,夫妻恩爱……

幸福不关乎你有多大的成就可以让后人知晓,幸福只有一生一世,只求这一世能如你所愿!

在你心中,幸福又会是怎么样的呢?

以上就是关于独守空房下一句,古人独醉的全部内容,以及独守空房下一句 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您。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易记笔】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faedoony@foxmail.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

(0)
上一篇 2023年08月30日 12:21
下一篇 2023年08月30日 12:28

相关推荐

  • 蜻蜓飞的低下一句,...白云飘的高、蚂蚁忙搬家、大雁向南飞、蜻蜓飞的低、地基直冒汗分别是...

    本文目录1.蝌蚪水中游、白云飘的高、蚂蚁忙搬家、大雁向南飞、蜻蜓飞的低、地基直冒汗分别是什么的预兆2.什么动物飞得低出门带蓑衣3.谚语蜻蜓飞的低下一句4.蜻蜓飞得低谚语下一句是什么蝌蚪水中游、白云飘的高、蚂蚁忙搬家、大雁向南飞、蜻蜓飞的低、地基直冒汗分别是什么的预兆大自然的自然现…

    猜句 2024-02-03
  • 霜落熊升树下一句,鲁山山行的首联是什么

    本文目录1.鲁山山行的首联是什么2.好峰随处改的下一句是什么3.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的意思4.鲁山山行翻译及原文鲁山山行的首联是什么《鲁山山行》是一首五言律诗。五言律诗的第二三联一般都是对偶且是对仗,所推荐答案有些不妥。对偶句是:“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

    猜句 2024-02-03
  • 配钥匙你配下一句,网上说配钥匙是什么意思你配钥匙怎么反驳

    本文目录1.网上说配钥匙是什么意思你配钥匙怎么反驳呢2.您配钥匙怎么回应别人3.配钥匙您配吗相关的梗4.各个职业的灵魂拷问网上说配钥匙是什么意思你配钥匙怎么反驳呢网上说配钥匙是什么意思呢?最近很多人都在说您配钥匙吗?你配吗?这到底是个什么梗呢?小编听到一脸懵逼,这个时候如果有人给…

    猜句 2024-02-03
  • 勿以善小而不为的下一句,莫以善小而不为的下一句是什么作者是谁

    本文目录1.莫以善小而不为的下一句是什么作者是谁2.莫以善小而不为一言一行俱是君子风度的下联是什么3.勿以善小而不为这句话是谁说的4.莫以善小而不为下一句是什么莫以善小而不为的下一句是什么作者是谁莫以善小而不为的下一句是莫以恶小而为之。以下是我整理的莫以善小而不为相关内容,希望能…

    猜句 2024-02-03
  • 山不在高下一句是什么,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什么意思

    本文目录1.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什么意思2.山不在高有仙则名3.山不在高后面一句水不在深后面一句4.古诗什么不在年高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什么意思陋室铭[作者] 刘禹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

    猜句 2024-02-03
  • 怡情养性的下一句,放风筝对身体有什么好处和坏处

    本文目录1.放风筝对身体有什么好处和坏处2.怡人怡景怡情下一句是什么3.禅定对身体有什么好处4.阅读好书益心性的下联放风筝对身体有什么好处和坏处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快趁东风放纸鸢。”(《村居》清·高鼎)纸鸢就是风筝,阳气升发的春季正是放风筝的最好时光。…

    猜句 2024-02-03
  • 楚臣伤江枫下一句,楚臣最新章节 小说

    本文目录1.楚臣最新章节 小说2.有哪些古诗描写了友人之别的诗句3.楚臣伤秋风的下一句是什么意思4.楚臣伤江枫的下一句是楚臣最新章节 小说谢客拾海月。楚臣伤江枫是唐代李白的《同友人舟行游台越作》中的诗句,楚臣伤江枫下一句是谢客拾海月,意思是屈原见江边红枫而悲吟,谢灵运想去拾海月,…

    猜句 2024-02-03
  • 初心不改下一句,初心不改这句下一句怎么接

    本文目录1.初心不改这句下一句怎么接2.初心不改上一句是什么3.初心不改,虽远不怠的意思4.初心不改下一句怎么接初心不改这句下一句怎么接初心不改的下一句有很多,以下是一些例子:1. 初心不改,方得始终。2. 初心不改,一如既往。3. 初心不改,未来可期。4. 初心不改,有梦有盼。…

    猜句 2024-02-03
  • 打是爱骂是亲下一句,打是亲骂是爱下一句是什么用脚踹人的

    本文目录1.打是亲骂是爱下一句是什么用脚踹人的2.打是亲骂是爱不打不骂不相爱,下联要怎么对3.打是亲骂是爱下一句是什么用脚踹人的4.打是亲骂是爱爱的不行用脚踹有类似的句子吗打是亲骂是爱下一句是什么用脚踹人的爱到深处用脚踹。根据查询相关信息显示,亲密的人才会互相打闹,骂是长辈对于孩…

    猜句 2024-02-03
  • 请神容易送神难下一句,怎样才能送走家中供奉的神仙

    本文目录1.怎样才能送走家中供奉的神仙2.财神的歇后语俗语怎么说3.请神容易送神难下一句是什么意思怎样才能送走家中供奉的神仙踩有句俗话说,“请神容易送神难”,你把灵请到了家中,他吃你的供养,本该感激,但有一天,你供奉有所慢待,他便会恶意加害,这已远超出了吃饭问题。有很多问题,已经…

    猜句 2024-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