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人者智下一句,《知人者智》

本文目录

《知人者智》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中文名

道德经·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出 处

道德经

作 者

老子

朝 代

春秋时期

目录

1 译文

2 注释

3 引语

4 评析

5 作者简介

6 作品出处

译文

了解他人的人聪明,能了解自己的人明智。能战胜别人的人是有力量的,能战胜自己的人更加强大而不可战胜。知道满足的人才是富有人。坚持力行的人有志向。不丧失本分的人就能长久,身虽死而“道”犹存的人,才算真正的长寿。

注释

1、强:刚强、果决。

2、强行:坚持不懈、持之以恒。

3、死而不亡:身虽死而“道”犹存。

引语

本章讲个人修养与自我设计的问题,主张人们要丰富自己精神生活的一系列观点。在老子看来,“知人”、“胜人”十分重要,但是“自知”、“自胜”更加重要。本章与第九章、十章、十五章、二十章的写法比较类似,侧重于探讨人生哲理。老子在本章,全部用的正面直言的文字,与前面几章不同。十章用问话的形式出现,二十章以反话形式表达。他认为,一个人倘若能省视自己、坚定自己的生活信念,并且切实推行,就能够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饱满的精神风貌。

评析

中国有一句话,叫“人贵有自知之明”这句话的最早表述者,就是老子。“自知者明”,就是说能清醒地认识自己、对待自己,这才是最聪明的,最难能可贵的。在本章里,老子提出精神修养的问题。任继愈说,这一章“宣传了一系列消极、保守、反省的精神修养观点”,“还宣传精神胜利法,说什么死而不亡是长寿,这些都是唯心主义的思想。”(任继愈《老子新译》)对于这种观点,有学者表示不同意,例如张松如认为,老子所说的这种观点“为什么是唯心主义呢,难道‘死而不亡’是‘有鬼论’吗?”他认为,这是见仁见智,人各有心。他认为个人的精神修养,可以使人具有智、明、力、强、富、志、久、寿这些品格和素质,这些都具有积极的意义。老子极力宣传“死而不亡”,这是他一贯的思想主张,体现“无为”的思想主旨。“死而不亡”并不是在宣传“有鬼论”,不是在宣扬“灵魂不灭”,而是说,人的身体虽然消失了,但人的精神是不朽的,是永垂千古的,这当然可以算做长寿了。

清末民初对《道德经》也有研究的著名学者梁启超,他曾说,人的肉体寿命不过区区数十载,人不可能长生不老,但人的精神则可以永垂不朽,因为他的肉体虽然消失了,而他的学说、他的思想、他的精神却会长期影响当代及后代的人们,从这个意义上讲,人完全可以做到“死而不亡”。梁启超的这种观点,应该讲主要所受的不是佛学的影响而是受到老子思想的影响

作者简介

老子,又称老聃、李耳,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其被唐皇武后封为太上老

老子像

君,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存世有《道德经》(又称《老子》),其作品的精华是朴素的辨证法,主张无为而治,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祖。

老聃(dān)(约前571~前471),字伯阳,谥号聃。又称李耳(古时“老”和“李”同音;“聃”和“耳”同义)。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此地本是封于西周的陈国,今河南鹿邑,安徽涡阳存有争议)人。我国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 想家之一,被道教尊为教祖,世界文化名人。

作品出处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出自老子的《道德经》第三十三章。

《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传说是春秋时期的老子(即李耳,河南鹿邑人)所撰写,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

《道德经》到了公元前206年-公元200年,被奉为道教经典,所以有学者认为《道德经》被分为八十一章有明显的道教的九九归一的思想,在内容的分割上未免牵强。但道德经前三十七章讲道,后四十四章言德,简单说来,道是体,德是用,二者不能等同。至清代魏源首次破此惯例而分《道德经》为六十八章,相对保持了每章的完整性。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什么意思

这句话出自老子《道德经》第33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什么意思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是道家先贤老子说的一句话,记录在《老子》一书中。

这句话简单些来理解,我们可以将其解读为一种“胜人不如自胜”的处世智慧。即小聪明的人往往会想方设法了解对手,而真正的智者往往趋于“自我精进”,因为他们一开始就明白,自己从来不是为了外人对比而自我提高,更不是为了那肤浅的胜负欲而奔走,自己所为之事皆是为了自己本质的成长与提高。

而稍复杂且学术性一些的解读,其实是展现了老子对“主客二分”的认识,老子这里以“自知”与“知人”展开议论,旨在引导人们理解“主客融合”之“同于大道”的境界。此点解释在后文会稍作解读。

1、道家哲学层面,老子倾注在“知人”与“自知”中“主客合一”的智慧“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是道家老子对“道”之体悟的展现之一。

世人沉迷于“知人”,但却不知道,符合“道”的人,当在自修中“自知”,这是为何?

从哲学层面来讲,在主体面前,客体是“无限”的,而人眼中区别于“主体”本身的“客体”,或者说“物”,实际上是人在自己有限的经验领域中所呈现的“有限认识”,这种“有限”有时候可以理解为“狭隘”。

因为每个人的“视野”有限,所以对“客体”的认识有限,继而认知难以全面,且没有尽头。随着人们对外物认知经验的“积累”,成为所谓“智者”,但是却离“道之清明”有相当远的距离。

于此,“为学日益”达到一定境界以后,小聪明变成智慧,然后逐步向“大智若愚”跨越,即人们开始转化视野,步入“为道日损”的境界,也就是从“知人”转向“自知”。

于此,道家老子借“知人”和“自知”提出了“主客二分”的事实,而道家之道是“无限”的,主体之外有客体,客体之外还有主体,真正合于“道”的境界是“主客融合”,继而进入“无知之知”的状态。

或者这么说会更容易理解一些,向外“知人”往往有鲜明的“主客之分”,于此会离“超越主客”而“主客合一”之“道”越来越远。但人如果在“知己”上不断探索,在体道与悟道中消解与外物对立的“我”,自然而然上达“主客合一”大境界,便可获得体道悟道的圆满。各位可以体会一下。

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的处世智慧记录于《老子》一书中的道家思想在表达叙述上虽非常简练,但是却蕴含着一个包罗万象、别有洞天的哲学体系,里面的一言一语可以有形而上的深远意喻,但是下落到人世的悲欢离合上,又是发人深省的处世智慧,比如“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这句话。

只要我们静下心来反思,我们可以发现,许多时候我们的烦恼、苦闷源于我们过于“求外”而忘记了“真实自我”,我们在攀比心、虚荣心、好胜欲的裹挟下来回奔走、上下沉浮,我们在与人的竞争中坐立不安、夜不能寐。

但是折腾来折腾去,许多时候我们早就忘记自己“出发时”的本心,走着走着,我们的目的从自我成长变成了与人攀比,继而日日如坐针毡。我们活在与他人的比较中,这是一种极累的活法,而导致这种情况的罪魁祸首,是我们自己。

也就是说,我们懂得去认识外物,这不是坏事,但是我们不能忘却自己的模样,要明白积累对外经验,不过是为对内的成长做铺垫的。所以胜人其实不如自胜,知人其实不如自知。

3、写在最后对于“知人者智,自知者明”,颜小二上文先是简单讲解了一下略显晦涩的哲学内涵,然后借题发挥,讲了一下其在处世智慧上的运用,期待可以启发大家正确认识自己“知人”与“胜人”背后的动机,并时刻反思自己是不是还记得“初心”。

要知道,所作所为本为自我提高,却在“知人”与“胜人”的角斗场中痛苦沉迷,这无疑是可悲的。由此,我们也能发现,道家老子对世事之洞悉确实深入,让人佩服。

注:本文为颜小二述哲文原创且独家发布,搬运、抄袭等任何侵权行为,发现必究。文中图片来自网络,部分素材来自网络,侵删(两周内),喜欢请点赞收藏哦。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什么意思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出自春秋时期老子(即李耳)所作的哲学著作《道德经》,这句话的意思是:了解别人的人是有智慧的,自己了解自己的人是明白的。告诉我们既要清楚地了解别人,也要有自知之明。

赏析

中国有一句话,叫“人贵有自知之明 ”这句话的最早表述者,就是老子。 “自知者明 ”,就是说能清醒地认识自己、对待自己,这才是最聪明的,最难能可贵的。智是显意识,形成于后天,来源于外部世界,是对表面现象的理解和认识,具有局限性和主观片面性;明,是对世界本质的认识,具有无限性和客观全面性。欲求真知灼见,必返求于道。只有自知之人,才是真正的觉悟者。

以上就是关于知人者智下一句,《知人者智》的全部内容,以及知人者智下一句 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您。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易记笔】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faedoony@foxmail.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

(0)
上一篇 2023年09月23日 11:13
下一篇 2023年09月23日 11:23

相关推荐

  • 蜻蜓飞的低下一句,...白云飘的高、蚂蚁忙搬家、大雁向南飞、蜻蜓飞的低、地基直冒汗分别是...

    本文目录1.蝌蚪水中游、白云飘的高、蚂蚁忙搬家、大雁向南飞、蜻蜓飞的低、地基直冒汗分别是什么的预兆2.什么动物飞得低出门带蓑衣3.谚语蜻蜓飞的低下一句4.蜻蜓飞得低谚语下一句是什么蝌蚪水中游、白云飘的高、蚂蚁忙搬家、大雁向南飞、蜻蜓飞的低、地基直冒汗分别是什么的预兆大自然的自然现…

    猜句 2024-02-03
  • 霜落熊升树下一句,鲁山山行的首联是什么

    本文目录1.鲁山山行的首联是什么2.好峰随处改的下一句是什么3.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的意思4.鲁山山行翻译及原文鲁山山行的首联是什么《鲁山山行》是一首五言律诗。五言律诗的第二三联一般都是对偶且是对仗,所推荐答案有些不妥。对偶句是:“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

    猜句 2024-02-03
  • 配钥匙你配下一句,网上说配钥匙是什么意思你配钥匙怎么反驳

    本文目录1.网上说配钥匙是什么意思你配钥匙怎么反驳呢2.您配钥匙怎么回应别人3.配钥匙您配吗相关的梗4.各个职业的灵魂拷问网上说配钥匙是什么意思你配钥匙怎么反驳呢网上说配钥匙是什么意思呢?最近很多人都在说您配钥匙吗?你配吗?这到底是个什么梗呢?小编听到一脸懵逼,这个时候如果有人给…

    猜句 2024-02-03
  • 勿以善小而不为的下一句,莫以善小而不为的下一句是什么作者是谁

    本文目录1.莫以善小而不为的下一句是什么作者是谁2.莫以善小而不为一言一行俱是君子风度的下联是什么3.勿以善小而不为这句话是谁说的4.莫以善小而不为下一句是什么莫以善小而不为的下一句是什么作者是谁莫以善小而不为的下一句是莫以恶小而为之。以下是我整理的莫以善小而不为相关内容,希望能…

    猜句 2024-02-03
  • 山不在高下一句是什么,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什么意思

    本文目录1.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什么意思2.山不在高有仙则名3.山不在高后面一句水不在深后面一句4.古诗什么不在年高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什么意思陋室铭[作者] 刘禹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

    猜句 2024-02-03
  • 怡情养性的下一句,放风筝对身体有什么好处和坏处

    本文目录1.放风筝对身体有什么好处和坏处2.怡人怡景怡情下一句是什么3.禅定对身体有什么好处4.阅读好书益心性的下联放风筝对身体有什么好处和坏处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快趁东风放纸鸢。”(《村居》清·高鼎)纸鸢就是风筝,阳气升发的春季正是放风筝的最好时光。…

    猜句 2024-02-03
  • 楚臣伤江枫下一句,楚臣最新章节 小说

    本文目录1.楚臣最新章节 小说2.有哪些古诗描写了友人之别的诗句3.楚臣伤秋风的下一句是什么意思4.楚臣伤江枫的下一句是楚臣最新章节 小说谢客拾海月。楚臣伤江枫是唐代李白的《同友人舟行游台越作》中的诗句,楚臣伤江枫下一句是谢客拾海月,意思是屈原见江边红枫而悲吟,谢灵运想去拾海月,…

    猜句 2024-02-03
  • 初心不改下一句,初心不改这句下一句怎么接

    本文目录1.初心不改这句下一句怎么接2.初心不改上一句是什么3.初心不改,虽远不怠的意思4.初心不改下一句怎么接初心不改这句下一句怎么接初心不改的下一句有很多,以下是一些例子:1. 初心不改,方得始终。2. 初心不改,一如既往。3. 初心不改,未来可期。4. 初心不改,有梦有盼。…

    猜句 2024-02-03
  • 打是爱骂是亲下一句,打是亲骂是爱下一句是什么用脚踹人的

    本文目录1.打是亲骂是爱下一句是什么用脚踹人的2.打是亲骂是爱不打不骂不相爱,下联要怎么对3.打是亲骂是爱下一句是什么用脚踹人的4.打是亲骂是爱爱的不行用脚踹有类似的句子吗打是亲骂是爱下一句是什么用脚踹人的爱到深处用脚踹。根据查询相关信息显示,亲密的人才会互相打闹,骂是长辈对于孩…

    猜句 2024-02-03
  • 请神容易送神难下一句,怎样才能送走家中供奉的神仙

    本文目录1.怎样才能送走家中供奉的神仙2.财神的歇后语俗语怎么说3.请神容易送神难下一句是什么意思怎样才能送走家中供奉的神仙踩有句俗话说,“请神容易送神难”,你把灵请到了家中,他吃你的供养,本该感激,但有一天,你供奉有所慢待,他便会恶意加害,这已远超出了吃饭问题。有很多问题,已经…

    猜句 2024-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