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知人者智》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中文名
道德经·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出 处
道德经
作 者
老子
朝 代
春秋时期
目录
1 译文
2 注释
3 引语
4 评析
5 作者简介
6 作品出处
译文
了解他人的人聪明,能了解自己的人明智。能战胜别人的人是有力量的,能战胜自己的人更加强大而不可战胜。知道满足的人才是富有人。坚持力行的人有志向。不丧失本分的人就能长久,身虽死而“道”犹存的人,才算真正的长寿。
注释
1、强:刚强、果决。
2、强行:坚持不懈、持之以恒。
3、死而不亡:身虽死而“道”犹存。
引语
本章讲个人修养与自我设计的问题,主张人们要丰富自己精神生活的一系列观点。在老子看来,“知人”、“胜人”十分重要,但是“自知”、“自胜”更加重要。本章与第九章、十章、十五章、二十章的写法比较类似,侧重于探讨人生哲理。老子在本章,全部用的正面直言的文字,与前面几章不同。十章用问话的形式出现,二十章以反话形式表达。他认为,一个人倘若能省视自己、坚定自己的生活信念,并且切实推行,就能够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饱满的精神风貌。
评析
中国有一句话,叫“人贵有自知之明”这句话的最早表述者,就是老子。“自知者明”,就是说能清醒地认识自己、对待自己,这才是最聪明的,最难能可贵的。在本章里,老子提出精神修养的问题。任继愈说,这一章“宣传了一系列消极、保守、反省的精神修养观点”,“还宣传精神胜利法,说什么死而不亡是长寿,这些都是唯心主义的思想。”(任继愈《老子新译》)对于这种观点,有学者表示不同意,例如张松如认为,老子所说的这种观点“为什么是唯心主义呢,难道‘死而不亡’是‘有鬼论’吗?”他认为,这是见仁见智,人各有心。他认为个人的精神修养,可以使人具有智、明、力、强、富、志、久、寿这些品格和素质,这些都具有积极的意义。老子极力宣传“死而不亡”,这是他一贯的思想主张,体现“无为”的思想主旨。“死而不亡”并不是在宣传“有鬼论”,不是在宣扬“灵魂不灭”,而是说,人的身体虽然消失了,但人的精神是不朽的,是永垂千古的,这当然可以算做长寿了。
清末民初对《道德经》也有研究的著名学者梁启超,他曾说,人的肉体寿命不过区区数十载,人不可能长生不老,但人的精神则可以永垂不朽,因为他的肉体虽然消失了,而他的学说、他的思想、他的精神却会长期影响当代及后代的人们,从这个意义上讲,人完全可以做到“死而不亡”。梁启超的这种观点,应该讲主要所受的不是佛学的影响而是受到老子思想的影响
作者简介
老子,又称老聃、李耳,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其被唐皇武后封为太上老
老子像
君,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存世有《道德经》(又称《老子》),其作品的精华是朴素的辨证法,主张无为而治,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祖。
老聃(dān)(约前571~前471),字伯阳,谥号聃。又称李耳(古时“老”和“李”同音;“聃”和“耳”同义)。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此地本是封于西周的陈国,今河南鹿邑,安徽涡阳存有争议)人。我国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 想家之一,被道教尊为教祖,世界文化名人。
作品出处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出自老子的《道德经》第三十三章。
《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传说是春秋时期的老子(即李耳,河南鹿邑人)所撰写,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
《道德经》到了公元前206年-公元200年,被奉为道教经典,所以有学者认为《道德经》被分为八十一章有明显的道教的九九归一的思想,在内容的分割上未免牵强。但道德经前三十七章讲道,后四十四章言德,简单说来,道是体,德是用,二者不能等同。至清代魏源首次破此惯例而分《道德经》为六十八章,相对保持了每章的完整性。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什么意思
这句话出自老子《道德经》第33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什么意思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是道家先贤老子说的一句话,记录在《老子》一书中。
这句话简单些来理解,我们可以将其解读为一种“胜人不如自胜”的处世智慧。即小聪明的人往往会想方设法了解对手,而真正的智者往往趋于“自我精进”,因为他们一开始就明白,自己从来不是为了外人对比而自我提高,更不是为了那肤浅的胜负欲而奔走,自己所为之事皆是为了自己本质的成长与提高。
而稍复杂且学术性一些的解读,其实是展现了老子对“主客二分”的认识,老子这里以“自知”与“知人”展开议论,旨在引导人们理解“主客融合”之“同于大道”的境界。此点解释在后文会稍作解读。
1、道家哲学层面,老子倾注在“知人”与“自知”中“主客合一”的智慧“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是道家老子对“道”之体悟的展现之一。
世人沉迷于“知人”,但却不知道,符合“道”的人,当在自修中“自知”,这是为何?
从哲学层面来讲,在主体面前,客体是“无限”的,而人眼中区别于“主体”本身的“客体”,或者说“物”,实际上是人在自己有限的经验领域中所呈现的“有限认识”,这种“有限”有时候可以理解为“狭隘”。
因为每个人的“视野”有限,所以对“客体”的认识有限,继而认知难以全面,且没有尽头。随着人们对外物认知经验的“积累”,成为所谓“智者”,但是却离“道之清明”有相当远的距离。
于此,“为学日益”达到一定境界以后,小聪明变成智慧,然后逐步向“大智若愚”跨越,即人们开始转化视野,步入“为道日损”的境界,也就是从“知人”转向“自知”。
于此,道家老子借“知人”和“自知”提出了“主客二分”的事实,而道家之道是“无限”的,主体之外有客体,客体之外还有主体,真正合于“道”的境界是“主客融合”,继而进入“无知之知”的状态。
或者这么说会更容易理解一些,向外“知人”往往有鲜明的“主客之分”,于此会离“超越主客”而“主客合一”之“道”越来越远。但人如果在“知己”上不断探索,在体道与悟道中消解与外物对立的“我”,自然而然上达“主客合一”大境界,便可获得体道悟道的圆满。各位可以体会一下。
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的处世智慧记录于《老子》一书中的道家思想在表达叙述上虽非常简练,但是却蕴含着一个包罗万象、别有洞天的哲学体系,里面的一言一语可以有形而上的深远意喻,但是下落到人世的悲欢离合上,又是发人深省的处世智慧,比如“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这句话。
只要我们静下心来反思,我们可以发现,许多时候我们的烦恼、苦闷源于我们过于“求外”而忘记了“真实自我”,我们在攀比心、虚荣心、好胜欲的裹挟下来回奔走、上下沉浮,我们在与人的竞争中坐立不安、夜不能寐。
但是折腾来折腾去,许多时候我们早就忘记自己“出发时”的本心,走着走着,我们的目的从自我成长变成了与人攀比,继而日日如坐针毡。我们活在与他人的比较中,这是一种极累的活法,而导致这种情况的罪魁祸首,是我们自己。
也就是说,我们懂得去认识外物,这不是坏事,但是我们不能忘却自己的模样,要明白积累对外经验,不过是为对内的成长做铺垫的。所以胜人其实不如自胜,知人其实不如自知。
3、写在最后对于“知人者智,自知者明”,颜小二上文先是简单讲解了一下略显晦涩的哲学内涵,然后借题发挥,讲了一下其在处世智慧上的运用,期待可以启发大家正确认识自己“知人”与“胜人”背后的动机,并时刻反思自己是不是还记得“初心”。
要知道,所作所为本为自我提高,却在“知人”与“胜人”的角斗场中痛苦沉迷,这无疑是可悲的。由此,我们也能发现,道家老子对世事之洞悉确实深入,让人佩服。
注:本文为颜小二述哲文原创且独家发布,搬运、抄袭等任何侵权行为,发现必究。文中图片来自网络,部分素材来自网络,侵删(两周内),喜欢请点赞收藏哦。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什么意思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出自春秋时期老子(即李耳)所作的哲学著作《道德经》,这句话的意思是:了解别人的人是有智慧的,自己了解自己的人是明白的。告诉我们既要清楚地了解别人,也要有自知之明。
赏析
中国有一句话,叫“人贵有自知之明 ”这句话的最早表述者,就是老子。 “自知者明 ”,就是说能清醒地认识自己、对待自己,这才是最聪明的,最难能可贵的。智是显意识,形成于后天,来源于外部世界,是对表面现象的理解和认识,具有局限性和主观片面性;明,是对世界本质的认识,具有无限性和客观全面性。欲求真知灼见,必返求于道。只有自知之人,才是真正的觉悟者。
以上就是关于知人者智下一句,《知人者智》的全部内容,以及知人者智下一句 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您。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易记笔】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faedoony@foxmail.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